STUDENTS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用AI讲述畲族故事:我院学生创新作品亮相浙江省IU22科技成果展

发布时间: 2025-05-24
|
来源:
|
作者:
|
浏览:

5月24日,由省科普联合会、省高校科协联合体、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创新浙江 IU22”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展在杭州萧山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点活动,我院“畲韵”非遗文化传承团队打造的“凤鸣智语”数智人一体式交互系统项目成功入选,并于展会精彩亮相,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驻足体验。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亲临展位指导,对项目的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表示肯定。

一、从畲风服饰到智能交互:传统文化的未来表达

“凤鸣智语”数智人一体式交互系统集成人机语音交互、语义理解、多模态场景模拟于一体,并以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为核心内容,融合AI技术与3D虚拟数字人形象,创作出原创IP角色“小凤”——一位身着畲族传统服饰、具备交互能力的未来AI数智机器人,不仅能讲解畲族服饰演变与刺绣纹样背后的文化故事,更可作为文化场景导览、非遗展示、教育传播等场景中的智能接口,为用户带来“文化可听、可看、可问、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

二、多专业协作下的非遗科技融合探索

设计“凤鸣智语”数智人一体式交互系统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计算机等专业。在闫晶教授的指导下,分别负责非遗文创IP设计、数字人建模开发、数智平台搭建、全息技术接入等多个模块,完成了从文化内容提取到数字载体构建的全过程开发,体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实践特色,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在跨学科背景下的实践能力与创意潜力。

三、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焕发新意

“凤鸣智语”数智人一体式交互系统项目一经展出,便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驻足体验。观众通过“大屏+语音+动画”的一体式交互终端,与原创数字人“小凤”进行实时语音互动,感受到畲族文化在数字语境中的生动表达。“小凤”所展现的民族服饰美学与人机交互体验,是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探索实践,也展现出了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全新路径。

四、专业育人见成效,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此次参展是我院师生将专业所学服务民族文化传播的一次实践成果,作品融合传统服饰研究与数智交互技术,探索了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播新路径。

“凤鸣智语”项目充分体现出学院在跨学科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融合导向。团队成员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具体设计成果,展现了我院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服务社会文化需求的育人理念。未来,来自我院的畲韵非遗文化传承团队也将继续聚焦传统服饰焕新与数智交互系统优化,在AI赋能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精进设计,助力非遗“活起来、潮起来、传下去”。

编辑/宁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