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S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青羽衔新·溪村振兴 | 画笔下的困境与破局——实践团首日墙绘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6-30
|
来源:
|
作者:
|
浏览:

6月30日,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青羽衔新,溪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启首日墙绘实践。从设计图纸到墙面落笔,团队成员满怀热情投入创作,却也在真实的乡村环境中迎来了一场“实战考验”——有限的物料、复杂的施工条件、多变的天气,让初来乍到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艺术赋能乡村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一场需要智慧与韧性的“硬仗”。

困境: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清晨,团队按计划分为两组,对相邻点位展开协同创作。然而刚提笔,问题便接踵而至:物料不足,颜料色号与设计稿存在偏差,刷具型号不全,细节刻画工具短缺;墙面问题,墙体斑驳不平,吸色严重,底稿线条难以固定;天气多变,时而烈日炙烤,时而细雨飘零,未干的画作面临晕染风险......面对这些始料未及的困难,前期工作进度明显滞后,预期的色彩效果一时难以实现。

破局:智慧与协作的力量

面对困难,团队迅速调整策略:针对颜料色差,“以技补缺”,成员们化身“人肉调色盘”,反复校验颜色;墙面凹凸处则采用多层覆盖技法,化劣势为肌理特色;空间狭窄?团队成员则采用“车轮战术”,轮流作画,第一批同学手累脖酸了,第二批迅速接上,形成高效创作流水线;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与自然赛跑,晴隙争分夺秒补色……

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的暖心相助——村民搬来自家板凳给队员垫脚,送来雨伞应对突来的阵雨,递来甘甜的茶水驱散了夏日的暑热。这份质朴的乡情,让团队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原本滞涩的笔触逐渐流畅起来。

傍晚收工时,两组点位墙绘已初现神韵。尽管首日成果与预期尚有差距,但队员们却倍感充实。真正的设计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在限制中创造可能。那些共撑一把伞的狼狈、互相校正透视的争执、村民一句“画得真好看”的夸赞,都让艺术与乡村的联结愈发真实可触。

明日,画笔将继续舞动。实践团将优化流程,向剩余点位推进。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对话,正因坎坷而深刻,因协作而滚烫。

图文/青羽衔新·溪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编辑/陈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