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德:素履以往,一苇以航

发布时间: 2025-07-12
|
来源:
|
作者:
|
浏览:


王孟德

REN WU

ZHUAN LAN

素履以往,一苇以航

艺术研221班——王孟德

王孟德,男,中共预备党员,艺术研221班。现考入苏州大学,攻读设计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两次获得研究生校一等奖学金,曾在CSSCI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和北大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曾参与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子课题“设计美学本体论研究”并发表论文;曾在《WORLDLEISUREJOURNAL》杂志上发表论文等。

(王孟德考取苏州大学设计学博士的录取通知书)

从不言弃

逐梦前行

“我不敢轻易鼓吹‘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的人生信条,因为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迷茫。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谁也不敢绝对保证能够。”面对身边朋友的赞扬,王孟德这样真挚且谦虚的回应。设计学专业作为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内容十分丰富。他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重视自己的绘画设计基本功,更要重视撰写论文的技能,这是在学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能力。

ZAFU

研究生期间,王孟德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撰写论文时,他会反复斟酌字词的用法、段落的逻辑、公式和符号的意义,每一个字符都是学术思维和与科研精神的抉择。他积极投身于论文创作和课题研究中,作为第二作者,参与中国纺织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品牌包装设计》的编撰;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江浙沪高校博物馆馆藏苏绣服饰研究”项目并获得优秀的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王孟德同样表现优秀。他积极参与到浙江省科技特派员计划工作中,跟随导师前往温州泰顺为助农产品设计包装和拍摄宣传视频,在经历团队交流和设备故障等困难,让他懂得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人物专栏」

REN WU ZHUAN LAN

(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品牌包装设计》编撰)

(王孟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家》上发表论文)

师者如光

引领前行

(参与2025年自然与城市:西湖美学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的活动照片)

“我的导师是我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他治学严谨、要求严格,以高标准引领着我不断突破自我。”谈及恩师,王孟德总是充满感激。“可以说,正是老师们的‘严管厚爱’,才让我在研究生阶段得以稳步成长,不断攀升,为后续的学术道路打下扎实基础。”

人物专栏XREN WU ZHUAN LAN

方善用教授在目标设定、科研思维、人格修养等方面都给予了他深刻的影响,帮助他建立了追求卓越的学术志向。黄慧君教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怀以及在项目实践和论文写作中的耐心指导,为他进一步夯实科研技能提供了良好支持。对王孟德来说,创作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已经不仅是考取功名的要求,更是提高个人能力,贡献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未来,他将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讲述故事。

「人物专栏」

REN WU ZHUAN LAN

循梦而行

向阳而生

研究生到博士是一段不简单但温馨的旅程。王孟德坦言,“在准备博士申请的过程中,等待回复的时间,是最煎熬的。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对自身条件也有诸多担忧,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会不由自主地设想各种不理想的结果。”但当他想起身边的朋友和导师时,总会升起一缕坚定的信念,“那段经历让我明白,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要坚定信心,减少无谓的自我否定。真正的成长,往往是在这些挣扎和不确定中悄然发生的。”

左一王孟德,左二方善用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成功并非一时之功。要把“不盲目追求目的”作为个人发展的核心原则。把每一件小事情都当作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做好自己在某个时间段该做的事情就好,适当设定退路,才能更自由地放手去追求自己的未来。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唱响自己的人生之歌。

导师简介

方善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和参加科研17项,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认证形象设计研究”国家科研课题,主持地方多项生态农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指导学生参加一类学科竞赛获奖100余项。

////// / 导师寄语 ///////

祝贺孟德!成功考取苏州大学设计学博士,这是你应得的荣誉,我为你骄傲!你在硕士期间所展现出的严谨学风与卓越潜力,大家有目共睹。此次成功深造,是你勤奋付出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你学术能力的充分肯定。作为你的导师,我深感欣慰。

博士阶段是学术生涯的崭新起点,意味着更深的钻研和更大的责任。希望你站在新的高度,继续秉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在学术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祝你在新的征程上学有所成,前程似锦!